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,近日,我校80名小記者分批走進“柳城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”,學習紅色文化,了解英雄事跡。
銘記光輝歷史,傳承紅色基因
南安一中 楊惠榕
何為愛國?愛國是文天祥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赤膽忠心;愛國是顧炎武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的慷慨激昂;愛國是魯迅“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薦軒轅”的豪情壯志;愛國是曹植“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”的奮不顧身。翻開風云激蕩的紅色篇章,回顧硝煙滾滾的歷史長河,多少愛國英雄奔赴戰場,奮勇殺敵。
在南安這片滿是故事的熱土上,革命先烈用熱血書寫了一段光輝歷史,革命的烈火在柳城熊熊燃燒。今天,我們來到柳城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,感受革命的力量。
在陳老先生的帶領下,我們了解了一位又一位的革命烈士與一件又一件的歷史事件。
舊社會暗無天日,人民在死亡線邊緣苦苦掙扎,一群戰士挺身而出,拯救民眾于水火。從1932年開始,中共地下組織在柳城、溪美展開革命工作,1934年成立中共施坪支部,直到1949年4月,中共榕橋鄉工委成立,1948年秋至1949年8月下旬南安解放。教育基地的墻上有吳序電、許永炯、李丕固等十七位革命先輩的介紹,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莫過于許集美戰士。
許集美同志15歲投身革命,他將自己的一生投入黨與人民的事業中。在抗日戰爭時期,他不畏艱險,開展地下斗爭,發動群眾,宣傳抗日。在解放戰爭時期,在國民黨力量十分強大的情況下,展開多場戰斗。新中國成立后,他擔任領導職務,為當地工農業生產發展和經濟建設做了大量工作。許集美同志不論何時都能心系祖國,為祖國貢獻自己力量,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。
陳老先生告訴我們:“舊社會要出人頭地得革命,新社會要出人頭地靠學習。我們應不辜負父母與恩師的期望,為祖國貢獻一分力量?!?/p>
在活動最后,我們以慷慨激昂的語氣宣讀了入黨誓詞,誓詞喚醒了我對祖國的愛意,我立志要為祖國作出一分貢獻。
紅心不朽,脈脈相承
南安一中 周珊珊
憶往昔,崢嶸歲月,革命英雄之愛國大義直沖云霄。硝煙四起,戰火紛飛,哪怕鮮血染紅了你的臉頰,數年的征戰改變了你的容貌,但永遠不會變的是那一顆為祖國、為人民的赤誠之心。
昔日中華大地,滿目瘡痍,內憂外患,腥風血雨。在這烽火歲月,你們留下了最美的身影。今天我們走入革命老區,了解偉大的你。張尚楚先生,1926年出生,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他舍生忘死,是救出地下黨骨干的四大勇士之一;吳序南先生,讀書時便秘密加入黨組織參加戰斗,他為南安的革命工作作出很大的貢獻;楊汝泰先生,奉命到南靖,華安縣,共參加三批改革土地和剿匪工作,榮立二等功1次,三等功13次。
展望未來,生活于這個幸福時代的我們,更應傳承革命先烈的紅心,成為新時代祖國的棟梁。